今天是
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打印 中国天气首页 生活 旅游 繁體中文
中国天气网>新疆 > 新疆首页 > 天气要闻

天气和气候:青年人的参与--新疆气象局写在世界气象日

【字体:   2014-03-21 10:22:50   来源: 中国天气网新疆站

青年人,是社会的中坚力量。仅同50年前相比,平均而言,今天的青年人在健康状况、教育水平上更胜一筹。他们熟练掌握着各种新兴的技术手段,更善于和周围世界打交道。正因为认识到这一点,世界气象组织将2014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定为:“天气和气候:青年人的参与”。青年人是社会中最活跃、最富有生气的生力军,理应参与到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的行动中。

今天,我们的美丽地球,正不断受到极端天气和气候变化的影响。

2013年中国南方8省市遭受1961年以来最强的高温热浪袭击,中国东北百年不遇特大洪水。20142月,雾霾笼罩我国近1/7国土,中央气象台连续五天发布霾黄色预警。20142月,美国遭受严重暴风雪袭击。

人类对气候系统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。工业化进程的加速,资源无休止的开采利用,肆无忌惮的工业废气、汽车尾气排放,平衡逐渐被打破。全球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的大气浓度有增无减,正在触及人类历史上的空前水平。

环境危机、生存危机,我们每个人都必须面对。尤其是青年人,他们会经历21世纪后半叶天气和气候的风云变化,世界各地的青年人可以在这样的变化中担当重任。15岁至24岁年龄段的人口占当今世界人口的六分之一,约有85%青年人生活在发展中国家,面临着自身发展和减缓气候变化的双重任务,他们面对的挑战和机遇也是空前的。

面对不断变化的天气和气候,让更多的青年人参与到气候变化的工作中是非常必要的。如果我们不采取紧急行动,他们会亲眼看到“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”最新评估所预见到的重大气候变化影响:如果我们继续保持对矿物燃料的依赖将使我们的星球显著变暖:与工业时期前相比,本世纪末的气温将有可能高出4摄氏度。气温升高4摄氏度意味着更多的冰川融化、海平面上升、沿海城市可能消失、高温热浪、暴雨、洪涝、干旱、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变得更为频繁,疾病肆虐……那时的我们将无处可躲藏。

青年人应该认识到我们目前面临的严峻事实,了解极端天气和气候变化带给我们的影响以及无法预计的灾难,如何保护自己以减少伤害。

现在,已经有些青年人参与到了防灾减灾、应对气候变化和保护环境的行动中。

2006年的一场毁灭性的山崩中,菲律宾昆绍岗村死了1126人。在374个幸存者中,16岁的阿尔文活了下来,他相信如果准备得充分,他的很多同学就会得救。经历过生死考验后,阿尔文决定要做些什么。现在,他教那些小一点的孩子们如何尽可能地减少未来灾害的风险。

我们共享蓝天,共同呼吸。增强青年人保护天气和气候、保护家园的意识,尽我们所能,让更多人知道减少二氧化碳排放,是我们共同的责任。

为了全面发挥青年人应对气候变化的潜能,要让他们参与到制定和实施那些影响其今天、关乎其明天的政策中。

20137月全球气候服务框架(GFCS)实施计划和管理机制正式进入实施阶段,将优先发展农业与粮食安全、灾害风险减缓、水资源、公共卫生等四个领域的服务能力,青年人将会受益于此。

青年人应该积极参与到低碳行动中:低碳出行、低碳生活、推广低碳活动。

除了自身的参与外,更需要加大天气和气候专业人才的培养,让更多的青年人投身到气象事业。用专业的视角,为天气和气候监测、探究和响应天气和气候变化做出技术支持、科学指导、决策支撑。

在未来的几十年,科技日益发展,青年人能做的事情会更多,能为社会的安全和福祉做出更大贡献。

天气和气候的影响使人类愈加不确定自己的未来,但有一件事是明确的:我们的行动不仅关乎二氧化碳的排放,更关乎人,关乎我们共同的价值观。目前,政府相关部门正在完善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,努力做好生态文明建设气象服务和应对气候变化工作,加强气象灾害防御知识普及,提高公众防灾减灾意识和避险、自救、互助能力。青年人是创新的排头兵,他们应该在当今和未来的天气和气候监测、探究和响应活动中发挥积极建设性作用。

世界世界我们生活在同一个星球上,天气和气候变化问题,关乎你我。希望通过我们共同的不懈努力,共建一个美好家园。

编辑: 中国天气网新疆站
转载请注明“来源:中国天气网”。
收藏此页】 【打印

相关新闻

    关于我们- 联系我们- 帮助- 人员招聘- 客服中心- 版权声明- 网站律师- 网站地图- 商务合作- 广告服务- 手机版

    客服邮箱:service@weather.com.cn 广告服务:010-58991910
    Copyright©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(2008-2024)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
    制作维护: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象局
    郑重声明:中国天气网版权所有,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

    京ICP证010385-2号 京公网安备1104140013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-20050053